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征文--選登6

發(fā)布時間:2019-10-25   作者:admin   閱讀:0 次

  “劇”時代

          ——“我和祖國共成長"主題征文  

魏曉燕

 

    回到八十年代前后的童年記憶:生活基本溫飽,上學全憑愛好,娛樂就是追劇。

    那時候電視沒普及,廣播里的書場要等到中午12點和晚上8點,基本是《三國演義》、《水滸傳》、《楊家將》之類的,聽得見聲,看不到人。年跟前才有唱大戲的,《穆桂英掛帥》、《孟姜女哭長城》等,都是古裝苦情戲,滿足不了人們向往新生活的迫切要求,于是村部每晚的露天電影就成為大家競相追捧的娛樂項目。天一擦黑,男女老少提著凳子,背著娃子,呼朋喚友,浩浩蕩蕩,那熱情不亞于現(xiàn)代人追星。《地道戰(zhàn)》、《地雷戰(zhàn)》、《上甘嶺》、《鐵道游記隊》、《一盤沒有下完的棋》……,激情澎湃,循環(huán)放映,場場爆滿,絕對不用擔心“票房”。電影8點左右散場,人們第二天上工的上工,上學的上學,一點不耽誤,生活得知足而快樂。那時候家長對孩子的學業(yè)要求普遍不高,識點字會算賬就行,學校功課也不多,孩子們早早地寫完,只為守候晚上那場電影。

    八十年代中期,個別家庭擁有了電視機,12吋黑白的,架在桌子上面的凳子上,音量開到最大,幾十人圍觀,不遠處的制高點,還站著看不清圖像的鐵桿劇迷?!渡虾贰ⅰ渡涞裼⑿蹅鳌?、《血疑》、《西游記》、《霍元甲》、“春晚”……,劇情曲折,激蕩人心,人們時而鴉雀無聲,時而唏噓一片,時而歡聲笑語。那些年,那些劇,真是感動了一代人,也牽掛一代人。那種打開電視看世界的新奇,那種想要走出去的沖動,確實激勵了一代人,也成就了一代人。

    九十年代前后,隨著電視機普及,屏幕不斷變大,黑白換成彩色,看電視轉入室內,追劇變?yōu)槿铱倓訂T。在軟硬件條件改善的同時,電視節(jié)目更加豐富。《渴望》一度霸屏,瓊瑤、金庸劇長線熱播,綜藝節(jié)目五花八門。千家萬戶在同一時間,唱同一首歌,追同一部劇,憧憬著好日子的到來。外出求學、務工、闖世界,幸福的大門已經向我們敞開。

   千禧年前后,衛(wèi)視上星,幾十個頻道任意切換,隨時播放。人們選擇空間變大,對節(jié)目要求不斷提高,各家電視臺為創(chuàng)收視率前赴后進,花樣百出。隨著互聯(lián)網普及,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快速打開,IP掌上電腦、智能手機隨身攜帶,追劇真的“不要太方便”。想要觀看首映,還可以選擇影院3D立體影像播放,讓你體驗不一樣的視覺和聽覺震撼。現(xiàn)如今,觀眾早已不滿足于被動觀影,自編自導發(fā)個抖音,導演夢瞬間實現(xiàn),網紅明星分分秒誕生。這就是現(xiàn)代科技,就是中國速度,讓你來不及思考,更難以想象,卻已享用其中。

    四十年執(zhí)著追劇,幸??鞓肥且淮说某砷L記憶,揮之不去。四十年滄桑“劇”變,改革創(chuàng)新是我們幾代人的共同夢想,初心不改。